时间:2018/1/2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既入玄门之正教,必通宿世之善根

九仙观位于罗霄山脉湘赣边境东岗岭南段白峨山之仙殿垅口,此处树木耸翠、修篁满谷、蒹葭苍苍、溪涧纵横,起伏之山峦乃龙脉集汇于斯,尽显仙风道貌之势。

据碑文记载,九仙观始建明代万历二十九年(公元年),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。九仙观依山傍水,座北朝南,砖木结构,主殿面阔三开间,纵深三进,建筑占地面积.9平方米,进入大门,气象森严,10根大圆木柱,以每两个为一横排,计五横排纵列于观内,各自支撑着左右梁架屋脊。前栋单层硬山顶、中部另起门楼、飞檐翘角高于两侧屋脊。第一、二栋之间设天井,采光良好,排水方便。第三栋地基比一、二栋地基高出1米,中央及左右安放神台,供奉九尊仙人神像,九仙神像全毁于文革时期。第三栋殿宇采用宫殿格式,双檐歇山顶、飞檐画甍,拂雨撩云,观边左右墙壁上镶嵌着记载历代维修、重修九仙观的石碑18块,现存15块,参差排列,文辞灿烂。

九仙观西侧有一幽静雅致之院落,乃历代道士作息之所,均为一层平房,砖木结构。前排四小间,中设朝门,马头山墙,与九仙观大门同一朝向,朝门两侧山墙上至今还保存大小碑刻5块,后排五小间隔院坪与前排平行,院坪用卵石砌成,约平方米,两侧有3小间呈南北方面连接后两排住房,旧貌尤存。

九仙观是汝城三大著名道观之一(即九仙观、白云仙、道士仙),虽历经岁月沧桑,现仍可见其精巧的建筑风格,山环水绕,清幽肃穆,环境良好,蕴藏着深厚的道教文化,在三省(湖南、广东、江西)边境县享有盛誉,声名远播,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,汝城县人民政府将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1、《汝城县志》(民国)记载:九仙观在县东南二十里仙殿垅口。

2、明万历二十九年《津江重修洞仙观记》碑记载:白峨山世传洞仙观,九位真仙之所驻节者也。旧有祠、飞甍画桷、凤舞龙蟠、形胜奇绝、甲于荆楚。前人之述备矣,历岁既久,风雨日侵,势渐汜坏。居人若祝,若欧,若宋,若刘,若谭,不下千余家,谋欲新之。于万历已亥冬始,逾年而工告竣,金碧辉映,钟鼓锵鸣,百废俱兴,视昔尤盛……

3、民间传说:很久以前有九位卖苦力的兄弟,每天辛勤劳作,感动了天上神仙,神仙抛下一仙桃,九兄弟吃仙桃后,都超度成仙,其中最小的那位弟弟因吃的是桃仁,后被尊居为中,世人修建九仙观供奉九仙,香客有求必应,极为灵验,故信者众,声名远扬。

汝城县道教协会

年1月11日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白癜风的医院
裂变式营销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uchengzx.com/rcxms/1500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