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so_7107858.html回味在汝城的那点事 经济干校的读书剪影 文:黄达风景 在《工作队里一段别样的“风月”》和《恋曲:“叙”出一条铺满玫瑰的大道》两篇文章都提到过汝城经济干校,但我却没对那所已湮灭在历史风尘里的学校做过系统的介绍,估计很多读者朋友对那所学校也还是一头雾水,因此这篇文章就“专业”做这个事,专门“素描”记忆中的汝城经济干校。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汝城经济干校,是为汝城全县商业系统,供销系统,财税系统等培养人才的地方。01经济干校那“素面朝天”的样子我把被包放进大巴车里,乘车从小垣启程到汝城经济干校学习。行前两个要好的同事羡慕地对我说:“祝贺你去学习,来信时也介绍一下学校,明年我也争取一下,看能否也到经济干校镀镀金。” 坐在大巴车上,我一直在想:这所经济干校是个怎样可爱的样子呢?校园这个词,其实对于我们有一点文化的人来说都不陌生,我见过很多所学校,可经济干校它又会像那所学校呢?想了很久很多,总之一句话,一路上,我的大脑细胞没休息过,总在用想象的花环编织着这所学校。下车后,折腾好一阵子,才汗流浃背找到了这所学校。当年的汝城经济干校,距可触摸历史脉搏跳动的绣衣坊牌坊不太远,如果以古香古色的绣衣坊为起点的话,大约再走三四百米就到了,与文运锦绣、人杰地灵的津江村比邻而居,还记得这里有一条水量较大的水渠,一个下雨天,我脚上的牛皮鞋沾了一些黄泥点,有点脏了,为了不有辱斯文,我还蹲下来,手伸进水渠浇出一点水来,洗净邋遢,这才步入学堂。汝城经济干校是从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改造过来的,有一个院子,院墙上有一条由两扇门板组合的大门把关,一块不大的标有“汝城经济干校”木牌子挂在院子的门边,院子里面有两栋二层楼的青砖瓦房,呈丁字型摆放。老房子有着浓浓的岁月沧桑痕迹:屋角背阳的瓦头上堆积着厚厚的苔藓,承载沟瓦的椽子也有部分朽烂了。大门上的红漆已经斑驳,裂痕也爬上了雕花的门窗,屋内白色的墙也已发黄。大堂立柱上隐约可见一幅古老的读书对联:“世间好事忠合孝,天下良图读与耕。”说明房主当年也向往书香,崇尚文化。这所校舍房屋陈旧,不用十分钟时间便可以踏遍学校的每个角落,这与我想象中的东西距离有点大,最初见到学校的这个模样,我心里的确有点疙疙瘩瘩。这样的文化机构叫我咋有激情写介绍文章? 如果这两栋二层楼房仅供大地主一家子和他们的下人居住,那是够阔绰的;但要让几十号成人学员和老师在这里学习生活,就显得有点拥挤。比如清晨上洗手间,有人在排队时抚着肚子佝偻着腰,央求前面的人:让我先好不?……老辈人,建房时都喜欢把窗户做的很小,是图冬暖夏凉,暑天防止外面的热气长驱直入,冬天屋里的热气不易扩散;但这就影响了采光,我们的教室窗户也不例外,光线要费很大劲才能爬进来,除了大太阳天,其他多数时间都显得昏暗。挂在教室正面墙上的黑板还算新,但也有两处地方掉漆了,老师的板书到此处就有些看不清。学员们常常要交头接耳,相互对照看一下周围同学的笔记本。02书卷香味飘逸缭绕过了几天,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办学时间不长,但房龄不短的学校。 文章开头说了学员多、干校校园有点拥挤。但这种拥挤,上课时并不觉得,你在上课时分进入这个院子,马上就会得出一个“静悄悄”的印象,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;一棵巨伞般的大树上立在院子当中,有小鸟在枝头唧唧啾啾地叫着,然小鸟的叫声反而把校园衬托更为安静,更衬托出讲课先生的“霸主”地位,学员端坐教室,聚精会神听老师布道,践行着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的读书理念。这所学校里最值得夸耀的事就是学习风气甚浓,每位学员几乎都有一句自己的座右铭,我还记得很多同学的读书格言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,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”;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”;“滴水穿石,不是力量大,而是功夫深;成绩优良,不是天资高,而是辛勤学”;“要成就一件大事,必须从小事做起”;“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,它远远超过责任感”;“学如登山,你若怕吃苦,就永远无法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喜悦”,“不渴望一跃千里,只希望每天都能前进一步”。我的格言则是: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。两位学员端着碗吃饭在研讨作业题。有人就此情景提出表扬:不错,废寝忘食!五经勤向窗前读,男儿欲遂平生志;你们懂得:播下希望的种子,还得要有辛勤的耕耘,才会有丰硕的成果。 教学环境差,住宿条件差,但比起延安抗大,比起西南联大,又算得了什么?抗大的学生、联大的学生在树林中在野地里,膝盖当桌子都能学习;在行军途中他们还把要学习的书籍别在前面战友的背包绑带里,供自己边行军边学文化。我们有教室有课桌,太阳晒不着,下雨淋不着,真有云泥之别。其实,真正注重学习的人是不会太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,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习氛围。请到我们的教室里去看看吧,我们的教室在二楼。教室里有二十多张双人课桌,课桌前坐着四十多张不同面孔的学员,神情中都流露对知识强烈渴望;每一张课桌里和桌面上都放着很多的书,吸引大家不太愿意走出这间教室的是终日缭绕在这里的书香味。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在这里你只会听到笔尖在纸上“沙沙”行走声,像春蚕在吞噬桑叶;你只会听到“哗哗”的翻书声,像人们贪婪在知识的海洋里捕捞。这情形也犹如阵前征战鼓点,热血瞬间就涌上我们心头,渗透到我们的心灵,催我们努力,催我们奋发。是啊,校舍陈旧,可谁又敢说在这里学习的我们,将来就不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?0书生潜意识里的“狐仙娘子”经济干校不仅仅只是有“安静”,还有“闹腾”的时候:一阵阵抑扬顿挫的琅琅读书声钻窗越墙,飘荡到教室右侧的田野上;飘荡至学校后面的小山上;大家上了两个钟头的课后,从教室里出来透气时,有个男生“春心萌动”,突然用手蒙住走在前面一个男生的眼睛,学着用女腔花音道:“秀才,狐仙娘子来也!”院子里、操坪上产生的喧嚣笑闹声,惊飞了树上的小鸟;还有,在吃饭时的说笑声也是一个“闹”字了得!一楼饭厅的净高要高出教室很多,但这声浪在饭厅就是装不下,常常要溢出到外面的操坪里去。八个人围一桌吃饭,说笑声就在饭厅里的六张桌子上此起彼伏;有位男生沾在手上的墨水痕迹没洗干净,就有人开玩笑:“如果说某人肚子里有墨水,那是对此人的最高褒奖。建议我们的这位秀才像维族人用手抓饭吃,把墨水也吃进肚里。”那位手上沾有墨水的同学反击道:“我知道肚子里没墨水是很可怕的事。我用手抓饭喂给你吃!让你成为文化圣人。”立马获得了哄堂大笑。又比如,还有两人手上端着碗吃饭,还研讨着上课时的作业题;有人故意戏谑道:“他们不吃,我们求之不得,我们可以多吃点肉,让他们吃我们剩下的辣椒和萝卜!”另一个学员也随声附和:“有道是,书中自有颜如玉,两位风流倜傥的白面书生不吃也罢,不然妩媚的狐仙晚上给秀才送点心送夜宵来,秀才吃得太饱,不吃人家带来的东西,那岂不辜负了人家狐仙娘子的美意。” 那个时候县城用电也不太稳定,夜里经常停电,为了取明,我们点上蜡烛,因为我们距蜡烛近,投映在墙上的人影就显得格外巨大,有点走形;又因为有点风,影子不断晃动着,就和魑魅魍魉鬼影一样;有人就恶作剧也很应景地讲起了聊斋故事:讲画皮鬼,讲勾魂鬼,讲无头鬼,讲擦香粉的吊死鬼,让人毛骨悚然。 因为楼房是砖木结构,楼上的地板都是木板铺的,在火烛面前,容易出意外,杨校长这时就像打更的人一样,在校园院子里吆喝着:注意火烛啊!水火无情!“你们不熄灯,校长不放心。也不早了,吹灯睡觉吧。”说着说着,有人又把话说到狐仙那里了:“只有在朦胧夜幕里,那美丽的倩影才会出现,快去迎接美景良辰吧。”夜深了,学校后面有一座小山,狐仙可能从山中花径里走来;教室侧旁有一片田野,狐仙可能从陇上阡陌小路走来;狐仙还可能从津江的古祠堂阴影笼罩下的石板路上走来……狐仙笑容可掬从书生们的梦中走来了:一只曲线优美的狐妖在小树林里抖动了一下身子,就变成了一个美目流盼、皮肤娇嫩、风姿卓越的美女,她高高绾着冠发,瀑布般的发丝服帖在背,半颦半笑炫秋水,一姿一态醉春山。她翘着兰花指拿着一把圆扇,着一袭淡紫色绸缎长裙服饰,越过墙角,脚不粘地向干校飘过来,进入屋内就拿起书挑逗书生,把书盖在书生脸上,然后就桃腮带笑躲在屋角……04学习生活里的烦恼“集结”号大家很快就融入到经济干校这个集体,这里已成为我们求学者的第二个家,温暖如春的家! 一个家自然有开心快乐的日子,也有不顺心的时刻,我就曾看到好些同学有难以化解的苦痛:我们同学中有好些人在单位谋了个部门负责人的小职务,身上也或多或少有了点官架子,上课时要端一杯茶水到教室慢慢喝,结果不小心被人碰翻了杯子,书和本子打湿了,就会引来一阵紧张的忙碌;碰翻了装茶水的杯子还好一点,如果碰翻了墨水瓶,书被搞脏那就尴尬了,一个男生就遇到了这种事:一分钟前,这女生还春风满面,一分钟后就变乌云压城,她蹙着眉头,恶煞凶神般吼:“你说我这书还能用吗?你赔礼道歉还不是一句空话?遇到你这个背时鬼,我倒了八辈子大霉啊!”女生咻咻喋喋骂个没停,“真不想看到你,你这打靶鬼怎么不到下面操坪里去挺尸啊?”男生吐着舌头,脸上赔着笑容,心里却说:“我以后娶妻,千万不娶这种的女人,老了会变成祥林嫂,看着都让人浑身发抖。”后排坐着的一位女学员,她心里也在评判着这位不依不饶的女生:我都羞于与她为“同类型”。她也太过分太尖刻了,和狰狞厉鬼一样。一点这样的小事就把人家骂得这样惨不忍睹,连“打靶鬼”“挺尸”的词都用上了;她这样一闹,把“红袖添香”“善良可人”等美丽字眼都打入了十八层地狱,“婉约宽容”“文静贤惠”也被她污名化了;希望一粒老鼠屎别打坏一锅汤,不要让男生们误认为所有的女生都如此,个个像她。其实我们女生中不乏气若幽兰、知性优雅贤淑者。同宿舍的一个夜猫子和一个要按时就寝者也在打肚皮官司:按时就寝的同学睡觉一定是要熄灯的;夜猫子同学就不悦道:“只有读书破万卷,才能宏儒硕学;我想在夜里看一下书的权利也被你小子剥夺了。我们前世有冤啊?这样下去我还怎么入主出奴、成为饱学之士啊?”天刚蒙蒙亮,夜猫子还想恋一下床,想蜷曲着身子再睡一下。按时就寝的同学却要晨读了,三个早晨顶一工,此刻最是读书好时辰,笃实好学,才能出人头地。夜猫子就骂:“你这么早,这是要去奔丧啊!”早起的人就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,用夜猫子昨晚说过的话将夜猫子的军:“只有读书破万卷,才能宏儒硕学;我们早起读书的权利也要被你小子剥夺?我们前世有冤啊?这样下去我还怎么入主出奴、成为饱学之士啊?” 学员们平静的外表隐藏着好多的不高兴,爱恨交织,五花八门,都与学习有关,着实叫人捧腹。吵架以后,大家又都在反省:能做同学,是前世的缘分;要相互迁就,要大肚能容。从此,夜猫子实在还不想睡时就到路灯下去看一下书,再现“凿墙偷光”、“囊萤映雪”古代读书情景。晴天还好,下雨天,夜猫子也只好骂骂咧咧宽衣解带了,他也就在心里说:改变一下习惯,早起学习,或许还真是将勤补拙,成就学富才高的好方式。读书就这样净化了我们心灵,丰富了我们生活,促进了我们成长。其实,人沉醉在书香书韵里是最开心的事,读书的剪影从来都是最美丽的图画。05文化浸润的汝城大地再谱“书香曲”“崇理尚德,玉汝于成”是汝城人的精神标杆。它承载着汝城厚重的历史文化,“后羿射日”和“貔貅出世”两大远古传说都出自汝城;还有“汝城香火龙”和“汝城古祠堂”这两大文化遗产,充分说明汝城是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、中华理学文化的发源地;从事美学、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陈望衡来汝城考察时,为汝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所惊叹,欣然命笔,题写了“文化汝城”。 我们在这里学习,自然就受到了汝城深厚传统文化的熏陶。我们不同性格的同学在一起学习,正如大自然多种生物存活在同一个世界里,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,谓之生态平衡;正如大森林里的鸟儿在歌唱,有婉转清丽的,有低沉雄浑的,有呢喃细语的,有高亢豪放的,交织成一曲天然美妙的交响乐!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有喜乐也有忧愁,不同的学习方式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也成了难得的学习生活花絮。我们经济干校这个校园,不同于中小学,中小学学生爱追逐爱打闹,兴高采烈喜欢做各种游戏;我们这一帮成人学员喜静不喜动,课堂上,我们认真地记好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。尽情地展开想象才能,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,融会贯通,以求取长补短,取精用弘。课间休息,很多人踱着方步,来到窗口边,来到走廊上,有人把两手交叉别在胸前,也有人把手背在身后养神;也有交流聊天的,有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也有聊国际风云变幻的事情,真是“风声雨声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。”古人把“天地君亲师”写在大红纸上顶礼膜拜,而我们的教书先生在课间休息时,也加入我们学员的聊天,在课堂上严肃的先生,此刻就以朋友的形式与我们谈笑风生,那些温馨的画面,直至今天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。老师儒雅博学达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,他们恬淡闲适的个性,悠然自得的心态,是文人雅士的典范! 文明汝城,千年古县,勤耕苦读,人文蔚起。杨校长在做报告时,好几次说: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汝城人民自古以来就崇尚读书。现在更是要“养乾坤正气,育天下英才”,大家要好好读书给文化汝城争光。他还旁征博引道:人类文明早就通过书籍,由一代一代的读书人传到了今天。美国著名学者塔奇曼有一段关于读书的论述十分形象而精辟:‘书是文明的传递者,没有书,历史就会沉默,文学就成了哑巴,科学就成为跛子,探索就会变为瞎子,思想就会裹足不前。我们也没辜负杨校长的期望,我们无不以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为最高理想,在传统文化的精神里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,陶醉在书籍无价的财富里,在认真读书的过程中,我们拂去了历史的尘埃,懂得了爱与恨,感悟了人生真谛。干校这所古老的宅院因为有了我们这些学员,也焕发了青春。在干校这个学习的乐园里,我们也幸福无比,来到这里与书籍为伴。汝城经济干校虽“名不见经传”,细细刨来却发现它有挡不住的无穷魅力,因为它也辉映了文化汝城的万丈阳光。陋室墨香纸笔砚,文风炽盛众生羡; 清白为人立乾坤, 众人同声诵爱莲。 千年崇学再加冕, 书生才女仰先贤; 干校学子喜弄潮, 使命担当书经典。 作者简介 黄达,笔名(黄达风景):现定居广州,原汝城县园艺场知青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。曾在中国散文学会、《羊城晚报》、湖南省职工文学征文大赛中获过奖,中国林业网“美丽中国”和广州市深圳市等单位各类征文比赛中也均有斩获;曾被《衡阳日报》《衡阳晚报》评为“十佳”优秀通讯员。曾在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文艺报》《时代潮》《中国工人》《南方都市报》《羊城晚报》《三湘都市报》《湖南日报》《风流一代》《通俗小说报》《文学港》《寻根》等报刊杂志均有文章发表。更多好看短视频,请搜索豆豆传媒”抖音号往期精彩?征集“东江华府·美在汝城”摄影展征稿启事 ?汝城文明水库:一泓碧水宛如画 ?加油吧!少年 汝城一完小班毕业季之航空拓展活动 ?汝城大道的石榴花,开了! ?谈生论死 汝城晖哥的生死观 点亮在看,让更多好友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uchengzx.com/rcxtc/8862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