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纬25°上的明珠 汝城位于北纬25°19′5″~25°52′57″之间,处在国际公认的黄金气候生态带上。这里既有美得令人心醉的林海、峡谷、温泉,也有厚重得令人思绪万千的古祠堂、古书院、古民居。走进汝城,顿时你会觉得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。 远古的汝城什么样?考古告诉我们那是一片汪洋。海洋退去,万物滋生。石寨脚掘出的剑齿象牙化石,向我们展现了远古汝城的生灵。距今20~30万年,距汝城南端70公里的韶关马坝出现了“马坝人”,远古汝城土著民或许是马坝人的后裔。年11月,在延寿乡官亨村青石寨出土了两件西周青铜铙,造型精美,声音洪亮,是目前汝城考古发现极为珍贵的文物。 年,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,汝城县文明镇沙洲瑶族村,马桥镇外沙村、石泉村,土桥镇土桥村、金山村,永丰乡先锋村等六村为历史文化名村。 文明镇沙洲瑶族村位于汝城西部,距县城45公里;这里交通便利,南距省道1公里,西离“厦蓉高速”文明出口2公里。这里风景优美,“文经武纬,山明水秀”,闻名遐迩。素有汝城“民居之奇葩”的称谓。这里,人杰地灵,环境清幽。红军长征过境汝城发生在沙洲的《半床棉被》的故事感人至深,一座座工艺高超的古代建筑赏心悦目,一批批文韬武略的英才为后人景仰。村内保存着明清风格的古民居34栋。一般每栋面阔11米,进深8.9米,青砖青瓦封火山墙,横向纵向布局方正,总面积平方米。每栋大门均构筑有考究的门罩,饰以花草虫鱼,砖雕石刻,显得异常典雅庄秀。窗以直棂窗为主,有窗檐,上饰以弓曲式卷花;而大门上置花窗,用细木条拼接成各种方折式或者廻环式花纹图案,并于四角或中心饰以花草或动物图案。屋角处有石勒,上饰阴刻或者浮雕花纹图案。沙洲古民居建筑工艺精湛,木雕砖雕巧夺天工,书法彩绘鲜丽夺目,建筑工艺与民俗文化完美结合。 马桥镇外沙村位于汝城县马桥镇境内,西距县城7公里,总面积3.8平方公里,由5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组成,全系朱姓。耒水河碧波荡漾从村前流过,河南肃立天马山,东向耸峙笔峰山,西向矗立官山,西南1公里处是风景清幽的白石岩风景区。村内保存有明清以来古民居一百多栋,有闻名遐尔的“太保第”、惠德桥、竹园书屋、福主庙等众多文化古迹,占地面积多平方米,青堂瓦舍,有“布衣白屋”的儒家情愫,规划严谨,布局整齐。古民居采用“一明两暗”三开间或者五开间的形式,中间为厅堂,两边为侧屋、屋顶为两坡木架盖小青瓦悬山式。中门上方筑有很考究的门罩或在墙面上饰以格言警句,吉祥图案,既有欣赏价值,又有教化作用。其三雕技术有阴刻,有浮雕,无论梅兰竹菊、神仙人物都神态逼真、高雅隽永。这里地灵人杰,陆续涌现了明代太子太保、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英、刑部郎中朱守孚、怀庆府通判朱珷,户部检校朱笔峰,当代开国上将朱良才等历史名人。自古以来,民风纯朴、耕读为本,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。过春节、闹无宵、祭土地、祭清明、过端午、赏中秋、重阳登高、舞龙舞狮、婚丧嫁娶都遵守古制,乐在其中。 马桥镇石泉村位于汝城县西部的马桥乡,距县城14公里,青山环立,风景秀丽,气候宜人。石泉村始建于宋朝末年,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。村前两山对峙,中开如门,外横一障为平半山,与祠堂对,形若屏风。村西新界堤、真武阁、回澜书屋。山环水绕,蔚然成一乡望族。石泉村民一直尊奉孔孟之道,重礼仪教育。村民以读书为荣,以不识字为耻,喜爱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。明清至民国,三塘胡氏人才辈出,明代有举人胡璇、韶州府参军胡廷芳等人,清代有教谕胡道怡,至民国有国民党中将胡凤璋,少将胡湘,有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胡昭洛,日本东京大学的胡昭林,法国政法大学的胡宗腾等大量人才。石泉村还是一块红色土地。大革命时期,石泉村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,年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在上古寨与湘南匪首胡凤璋激战近十天,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。抗日战争时期,湖南保育院难童多名,转移在石泉村避难近一年,坚持到抗战胜利。村内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座。这众多古民居分布于胡氏宗祠的左、右和后方,错落有致、轻巧通透,青砖青瓦青石板,在门、窗、梁、枋之上饰以精美的木雕、砖雕和石雕。在石泉村左后方,有一个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的堡坞式院落,系“湘南王”胡风璋的旧居。始建于年,砖木结构,三层楼房,共计4个正栋,两列厢房,一座偏房,一座门楼,总建筑面积多平方米,一个半月型大水池,一块卵石院坪。布局即紧骤又宽松,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风格,工整、高大、气派。各栋房屋之间的楼层均有走廊互通,四周布满内大外小的枪炮口。 土桥镇土桥村位于汝城县土桥镇,古村落保留了成片的明清古民居多栋,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宗祠和八角楼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明塔,文化遗产保护点有四座何氏宗祠、分别称为“何氏家庙”、“诗礼传家”、“三代明经”祠和“登贤坊”。还有文昌阁、文明塔、金湖井、启明学校旧址、何作霖故居等。境内的自然景观天柱山怪石嶙峋,一峰独秀。山中的清风岩景观奇异,曾留下石达开率太平军和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活动足迹。8年获取文化部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城香火龙原始生态点”荣誉称号。9年4月文化部首批授予土桥镇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(香火龙之乡)的称号。土桥村开基于宋真宗景德三年(),由土桥、香垣、广安所三个自然村组成。一千年多来,土桥村民勤耕垦种,耕读传家,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,其中仅古居民就有多栋,青砖黛瓦,硬山顶,马头山墙,木柱梁架,三开间,饰以门簪,刻上太极图案,安装雕花大窗,厅内设神台,台前置香案,檐下描画山水花鸟图案,处处显露出古朴厚重的文化气息。 土桥镇金山村村民风古朴、历史文化丰厚。村内有六座古祠堂,古民居比比皆是。其中叶氏家庙、卢氏家庙以其始建年代早,建筑特色突出,历史文化内涵丰厚,同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李氏宗祠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金山村以文物古迹多、古民居数量多,构建精美而闻名遐尔。据金山《叶氏族谱》记载,早在明代弘治戊申年(),金山始祖叶广信游学于楚,喜爱濂溪过化之区,见汝城金山山色明丽,土地肥沃,民风纯朴,又是周敦颐过化之地,于是率家卜居金山,自此繁衍生息,创业发展,代有贤勋,蔚成望族。叶氏家庙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(),精巧玲珑,古色古香,在汝城众多古祠堂中特色显明。卢氏家庙却因为其祖上曾经得到唐昭宗李晔赐诗,其中有“楚国之南皆名家”的句子而得名“南楚名家”,卢氏后人遂把“南楚名家”作为家庙的荣誉称号。卢氏家庙也以典型的明式风格享誉省内。金山村民聪慧勤劳,自古以来把读书当官,务农从艺,作为信条。历代均有长于雕刻的木匠和精于藤编工艺的工匠涌现。如今,金山村的木雕工艺和藤编工艺已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 永丰乡先锋村位于县城东北部,距县城16公里,明清建筑95座、民国建筑座、大小古祠堂8座、书堂3座,古井、古巷、过街楼、朝门遍布全村。南宋宁宗年间(1),周氏始祖万二郎从江西永丰县来到汝城,见此处良田平阔,山峰耸拔,草木茂盛,溪水潺潺,认为是吉祥之地。于是率家卜居于此,为缅怀故土,命村名为永丰。村内文物主要有: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家庙和周氏宗祠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燕子岩太平天国遗迹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六目仙庙宇,古民居95栋,民国建筑座建筑面积10平方米。先锋村被列为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。 朋友,请到汝城来!一个看得见青山绿水,记得住乡愁的地方。 汝城网in3万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