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7/11/1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转型工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“一区多园”引领

汝城经开区融入郴韶赣1小时经济圈

汝城经开区农惠通电商项目是一个集物流仓储、电子商务创业中心、电子商务金融中心等服务于一体的实体电子商务基地。

湖南汝城,物华天宝、钟灵毓秀的一方热土,这里山川叠翠,草木峥嵘,在这橙黄桔绿的季节里,处处呈现出一幅幅丰收的景象……

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、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形势下,汝城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,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,为应对新常态、赢得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积聚了强大势能。

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表示,新常态划出了一条新的起跑线,谁干得早、干得成、干得好,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,抢占先机。汝城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,既保持定力、理性思考,又积极主动、精准发力,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、量增质更优。

汝城经济开发区是汝城县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。与生态著称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毗邻,开发区传统工业面临抉择。“汝城经济开发区正在加速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,一批落后产能企业正在转产、淘汰、搬迁,主要发展生态产品。”汝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贤飞说,现在经开区正形成“特色优先、错位发展”的格局。

转型工业模式

注重质量效益

汝城有着丰富的矿产和水利资源,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,该县工业发展一直相对落后。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表示,汝城发展要立足县情,以“园区兴工、工业富县”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。围绕这一目标,他们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,走新型工业发展道路,注重引进有质量和效益的企业。

汝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黄宁宇告诉记者,围绕县里提出的发展战略,经开区提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,那就是“园区做大、企业做优、产业做强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。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经开区加快发展“三精两新”工业,即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、矿产品精深加工业、旅游产品精深加工业,大力发展新能源(风能、生物质能)产业、电子信息等新兴制造业。在产业培育上,经开区由抓一般性企业向抓支柱型产业转变,积极引导企业走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发展路子,使园区由“集中办企业”向“集中做产业”转变。

在汝城经济开发区三星工业园区,一个叫“农惠通联网+电子商务”的项目在深入推进过程中,据了解,该项目是一个集物流仓储、电子商务创业中心、电子商务金融中心等服务于一体的实体电子商务基地,主要集成了物流配送软件系统、智能装车分析系统、B2B电子商务平台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系统等几个子系统,并实现不同的业务服务。主要针对村镇物流配送成本高、收货不方便、农产品对外销售困难的实际,与各生活类电子商务公司和快递公司合作,提供收、发货网点,真正解决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、仓储等问题。9月24日,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在第三届“湖南投洽会”现场,视察汝城农惠通电商产业城项目,听完项目介绍后,连夸:好!好!好!这是真正的惠农工程,真正的为农民服务!

据了解,汝城经济开发区现有企业99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,从业人员人,新增多人。今年1-6月,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亿元,同比增长23.4%;实现工业总产值24.3亿元,同比增长27.9%,其中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.6亿元,同比增长17.8%;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.1亿元,同比增长24.8%;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,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水平稳定发展,经济质量不断提升。

延伸产业链条

整合优势资源

汝城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,现已探明矿产30余种,其中钨矿储量10万余吨、铁矿1.23亿吨、化工钾长石80多万吨、萤石矿万吨。汝城县县长黄志文告诉记者,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业加工链条,该县的资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当“原材料”卖,开发利用率低,产业效益不高。面对这一现状,汝城加快资源整合步伐,按照“大矿区、大集团、大产业”的思路,整合、组建大企业、大公司,实现矿产资源开采、加工、研发等一体化,增强了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
现在,汝城经开区通过整合钨矿资源,形成了钨矿拳头产品,并吸引县外资源的不断汇聚,壮大了钨矿经济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贤飞表示,目前,汝城钨矿货源网络已扩张到全国多个省份以及俄罗斯、越南、老挝等国家和地区,年产值达20多亿元,年创利税超过2亿元,成为了全国钨矿的重要集散地,钨矿交易量占据了全国的四分之一。

汝城县委县政府为此还专门出台了《关于培育总部经济引导矿业加工贸易企业入园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着力把矿产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,积极引导县域范围内的矿产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进园区,使园区矿产企业由过去的18家增长到今年的53家,中湘钨业、顺鑫矿业、旭峰矿业、银鹰矿业等一批战略性矿产加工企业成功签约落户园区,打造了具有较大话语权的矿产品加工经济板块。同时矿产加工的经济质量不断提升,今年1-6月,园区有色金属产业共完成产值17.4亿元,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8%,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加强。

发挥区位优势

承接产业转移

“一区多园”基础设施的规划实施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使汝城经济开发区全面融入郴韶赣1小时经济圈,并长驱直入长三角、珠三角、闽三角经济区,抢抓产业转移先机。

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表示,为了承接好产业转移,经开区坚持“一区多园”引领,注重发挥汝城农产品、建材、旅游等资源丰富的优势,新开辟了汝城县农产品加工园、马桥建材科技产业园、热水旅游产品加工园,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,形成了以汝城经济开发区为中心,三星工业园、汝城农产品加工园、土桥物流园、马桥建材科技产业园、热水旅游产品加工园等园区共同发展的大园区格局,全面承接产业转移。

李贤飞告诉记者,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,他们采取领导带头抓招商、打造环境抓招商、围绕产业抓招商等形式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。今年共利用外资万美元,先后组织开展或参与了各类招商活动20多次。香港达琦电子、和思生物洗手液加工、南岭建材加工、兴旺新型环保墙体建材等项目签约落户园区,园区标准厂房使用率提高到90%,为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项目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以和思生物为例,该洗手液、消毒液加工项目由深圳市同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项目采用国内、国际最先进的生物提取法生产工艺,利用生姜提取生姜素后生产洗手液、消毒液。据李贤飞介绍,该项目计划分二期实施,一期总投资万元,建设吨生姜素生产线及无尘医用全自动标准车间。项目投产后,可创年产值达2.4亿元,创利税0万元。二期投资1.5亿元,在园区建设占地50亩的自动化标准厂房,研发生姜系列产品,并经风控公司投资直接上市。生姜素洗手液、消毒液广泛用于生活、医疗等领域,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,是我区的重点出口创汇企业。项目的引进落户,不仅进一步促进汝城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,而且能实现生姜产业规模化发展,提高农民收入。

汝城经开区积极抢抓区位优势、交通优势,着力打造“一区多园”,转型工业模式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区、专业园区,正昂首阔步,迈向跨越发展的明天!

来源:三湘都市报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初期怎么治
白癜风如何治愈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uchengzx.com/rcxzf/596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